近日,青島財經日報對深邦集團進行了新聞報道,高度肯定了深邦集團的科技發展,以下是報道詳細內容:“車輛不必停車就能進行稱重”“除了給人‘刷臉’識別,還能對行駛的汽車進行識別”……3月底,由中國公路學會主辦的第二十七屆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暨技術產品博覽會上,集中展示了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技術產品研發、應用的最新成果。其中,深邦智能科技集團(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邦集團”)參展的“天巡智瞰—自適應無人機巡檢系統”“AI邊緣計算智能盒子”及“石英動態稱重傳感器”等多款智慧交通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讓很多參會者眼前一亮。
這家專注于新一代智慧感知與數字檢測技術解決方案的企業,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2024年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并成功入選青島市民營領軍標桿企業。
▲這些專利和榮譽既是員工們引以為傲的“勛章”,也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固的“鎧甲”和底氣。
01破局者
“公司是董事長27歲生日時成立的。當時的想法很樸素,就是希望改變檢驗檢測認證行業技術相對滯后的情況,重塑傳統檢測模式。”深邦集團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趙亞楠告訴記者,畢業于汽車電子專業的深邦集團董事長張澤謙,在深圳做汽車檢測一線技術人員時發現,客戶存在很多痛點是傳統汽車檢測模式無法解決的,需要新的技術研發和智能化思維。
2013年,張澤謙回到山東,租了一間不大的民房開始創業。
“成立之初,我們就是行業內唯一一家以智能化解決方案定位的TIC行業企業。”趙亞楠告訴記者,TIC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還處在一個加速成長期,而國內的增速和市場都非常大,是一條不錯的賽道,值得創業者開疆拓土。
2014年,隨著機動車檢測行業政策全面放開,大量民營機動車檢測機構的成立,極大地刺激了機動車檢測系統市場的發展。相對落后的檢測設備已經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一年,深邦集團成功研發國內首臺CAN總線+觸摸式測控儀表,標志著公司在智能檢測領域的技術突破。
2016年12月,深邦集團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被評為“中國汽保行業十大最具競爭力品牌”。
“深邦集團雖然不是進入這個行業最早的企業,但屬于增速極快的。”趙亞楠告訴記者。
從一家初創企業快速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是什么原因讓深邦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并實現快速發展?
2017年5月19日,深邦創始團隊代表召開閉門會議,共同復盤和深度研討公司的發展脈絡,提煉出了深邦集團的企業文化。
深:本意是深度、深耕;邦:本意是指建立土、邦國。
取“深邦”為公司品牌,意為通過深耕行業,做一個有深度的企業,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企業逐步發展成行業龍頭,打造屬于自己的行業“邦國”。另取諧音“深度服務,一幫到底”,意為深度幫助客戶持續創造價值。
“2019年的時候,深邦集團的產值過億。”趙亞楠告訴記者,初創團隊特別相信“相信的力量”。董事長在創業之初立下的種種愿景,不少已經提前實現。如今,公司在青島的多處辦公區域,加起來已有6000多平方米。
02
專利墻的背后
關鍵核心技術是企業獨門秘技和立足市場的保證。
在位于青島綜合立體交通產業園的一棟大樓里,有一面含金量頗高的“專利墻”。在這面長約8米、高約3米的墻上,密密麻麻地掛著各式各樣的專利證書,數量近200件,而這也僅是深邦集團申請的專利的一部分。
▲關鍵核心技術是企業獨門秘技和立足市場的保證。
在深邦集團總部技術人員的工位和公共辦公區周圍,都擺放著各種專利和標準的證書,包括山東省首版次高端軟件、山東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項項目、OHSAS18000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等80余項。這些專利和榮譽既是員工們引以為傲的“勛章”,也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固的“鎧甲”和底氣。
然而,深邦集團也曾遭遇科技絞殺戰。
“以前,我們有些核心傳感器模塊不是自研的,核心技術需要從國外進口,實現產品化后,再配套給我們的檢測儀器使用。當汽車檢測的國標升級后,我們需要升級新的功能時,因種種原因被斷貨。”趙亞楠向記者講述了她親歷的一場深邦技術逆襲戰。
突如其來的原材料斷貨,讓深邦集團第一次遭遇技術“卡脖子”問題。
“訂單簽了一大堆,下游客戶已經交付了貨款,深邦面臨著失信與失去客戶的危險。”趙亞楠告訴記者,那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好在,深邦集團的研發團隊及時與國內權威科研機構的一個博士團隊取得了聯系,短時期內研發了最新的傳感器模塊,不僅滿足了公司訂單的供貨需求,還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完成了一次精密傳感器配套的“閃電戰”。
深邦集團在TIC行業內率先構建了“智慧感知+AI算法+平臺”的創新技術架構,成功實現了智慧感知、邊緣計算、智能控制與智能運維的深度整合與發展。該框架沉淀了智慧感知、智能硬件、算法、AI圖像視覺分析、物聯網、大數據管理等核心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檢測、新能源汽車等多個前沿領域,客戶網絡覆蓋全國150多個城市和地區,并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提供了先進的綜合解決方案。部分技術經國家權威科技成果鑒定,整體技術國內領先,核心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深邦集團建立了深邦智能科技研究院、深邦人工智能實驗室、深邦數字技術研發平臺、深邦信創實驗室等自有科研平臺,并與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分別成立了專家工作站,通過深化產學研合作,有效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廣泛應用。憑借在智慧感知與數字檢測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深邦集團成功獲得山東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青島市企業技術中心、青島市智能測控裝備技術創新中心、青島市智能識別專家工作站等多項資質認定,逐漸構筑起了涵蓋全鏈條自主研發技術的多維度技術體系。
03未來圖景
埋頭苦干的深邦集團發展迅猛,如今,團隊成員超過150人,研發團隊超過60人,平均年齡只有32歲。
“深邦集團一直緊跟國家戰略,立足于機動車檢驗檢測市場,向智慧環保、智慧交通等未來發展制高點拓展,用‘技術+服務持續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的使命為客戶提供高于預期的全方位服務。”趙亞楠說。
碳中和,是一場從能源革命到產業嬗變的深刻變革,亦是一場涉及經濟社會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2023年由張澤謙編撰的《碳中和革命:新時代的低碳方案與行業機遇》一書正式出版。此前,張澤謙結合國家戰略以及工作中的心得,還出版過《物聯網實戰攻略:探索智聯萬物新時代》《人工智能:未來商業與場景落地實操》等相關專著。
2024年,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發布了青島市數商企業供應商庫暨數據要素平臺首批服務企業名單,深邦集團入選第一批數源企業。
“深邦在2019年前一直沒有走出山東省。”趙亞楠告訴記者,2018年12月30日,深邦集團在青島成功舉辦2018(第一屆)機動車檢測技術與產業發展峰會。全國機動車檢測產業生態鏈相關聯的政府機構、各地行業協會、國內檢測機構、資本機構的近500位代表匯集青島,由此,深邦這個默默深耕的“科技弄潮兒”站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上,向整個行業展示出了璀璨的深邦名片。
現在,深邦集團在全國各地的業務遍地開花。截至目前,深邦集團在全國累計服務2000余家客戶,成立了8個大區、代表處。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在國內外也迎來了較好的歷史機遇。
《2024—2029年中國汽車檢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汽車測試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于2027年增長至32.15億美元。這一數據反映了汽車檢測行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穩步增長趨勢,中國汽車檢測市場規模同樣保持增長態勢。
從省內到全國布點,到放眼國際,深邦集團階段式躍遷發展有了新目標。
張澤謙一直認為,深邦從一個小團隊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成功的原因歸功于創新的技術、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團隊、長期戰略眼光以及持續的學習精神。4月初,張澤謙正在德國出差,從法蘭克福到漢諾威,參加一連串的國際工業展會,獲取行業最前沿的資訊,考察國外的市場。
趙亞楠告訴記者,公司將更加聚焦于智慧城市和數字化轉型,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和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公司還將考慮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中國的技術和服務輸出到國際市場。商周刊記者 郭清鑒